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深圳推出醫師執業責任保險 首張保單開出 保額達400萬

2018-03-23
深圳推出醫師執業責任保險(記者 郭若溪 攝)

深圳推出醫師執業責任保險(記者 郭若溪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郭若溪)3月23日,深圳正式推出醫師執業責任保險,當發生醫患糾紛時,購買醫師責任險所應承擔的責任損害賠償將由第三方保險公司負責賠償事宜,累計賠償額度最高可達400萬元,單筆最高可達120萬元,同時,該險種增加了公平補償原則,對艾滋病、肝病等疾病實行5-10年報告年限,保險對像適用於多點執業、自由執業、院內追責醫師。

為配合深圳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進程,方便「三名工程」——即面向全球引進名醫、名醫院、名診所落地,以及配合醫師多點執業和高端醫療技術人才的引進,在目前醫患糾紛較多,傷醫事件時有發生的情況下,深圳市醫師協會探索推出醫師執業責任保險,分擔醫師執業風險。

據深圳市醫師協會執行會長王天星介紹,在發生醫療事故時,執業醫師承擔的法定賠償責任約占5%-10%,高額的賠償金額可能會影響到醫師開展創新診療方法以及承擔風險較大的醫療,推進醫責險將更好地對醫師和醫院的責任進行劃分。

醫師自願購買 保額國內領先

在價格方面,深圳版醫師責任險「含金量」更高。醫師責任險分為四擋,累計賠償限額分別為400萬、200萬、100萬和30萬,其對應的單筆事故賠償限額分別為120萬、80萬、50萬和10萬,而在醫師購買費用上,基準保費則分別為2700元、2250元、1800元和720元,醫生可根據個人情況自願、自費購買。

「從目前來看,一般發生醫療糾紛時,內部追責的費用多在1到8萬之間。對自由職業和多點執業的醫師來說,理賠累計總額400萬和200萬的方案更有吸引力。」深圳市醫師協會執行會長王天星說。

值得關注的是,在基準保費的計算上,深圳引進了「執業範圍調整因子」和「醫師職稱調整因子」兩個概念。其中,執業範圍調整因子根據歷年來不同科室發生醫療糾紛的風險情況,評定相關係數,例如,產科、麻醉科、整形外科執業範圍調整因子最高;註冊多個專業的醫師相關係數也最高。例如,一名從事產科的主任醫師購買一檔保險,其需要支付的費用為6480元 (2700*2*1.2=6480)。

實行5年報告年限 延長理賠時效

在制度設置上,深圳醫責險的理賠時效獨具特色,將醫療損害的報告期為保險期間截止日起5年,艾滋病、丙肝案例的報告期為10年。對此,王天星表示,相比於其他糾紛,醫療糾紛在發生上存在一定的滯後性,所以在醫師執業責任險上,確定了期內發生制這一原則,雖然醫療損害報告時間在保險期間以後,但患者仍然可以得到理賠。

獲得首張醫責險保單的深圳市中醫院醫師趙江寧坦言,通常經濟糾紛是醫患糾紛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一旦發生醫患糾紛,解決賠償等問題往往佔據了醫生大部分的工作時間和精力,而由於缺乏專業的法律知識,在面對經濟賠償時,如何確定金額也是一個難題,最終往往造成難以解決。而伴隨著醫師責任險的推出,則解決醫師執業風險及糾紛賠償的後顧之憂,讓醫師更加安心執業。

而在如何確保評鑒的客觀性上,王天星表示,將採取「迴避」原則。「會有專門的評鑒專家庫,對於涉事醫師相關利益方,在評鑒過程中也會迴避,此外,如果患者需要,我們可會通過醫師協會邀請廣州,甚至外地的專業專家團隊,對醫療糾紛進行分析定責。」王天星說,醫療專家主要評判醫療糾紛中醫師的權責,而法律專家則主要根據相關法律,確定賠償的金額,最終,通過第三方定責定損,解決醫療機構、醫生、患方的責任界定問題。

此外,記者注意到,深圳版醫師責任險在保險對像上,為「經過有關部門考核、批准或承認,取得相應《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的執業醫師」,而在司法管轄範圍上,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管轄(不包括港、澳、台地區法律)」,這也意味著,其他地區的醫師可以在深圳購買醫師責任險,而對於深圳醫師而言,在深圳以外區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區)發生的醫療糾紛,同樣可以使用醫師責任險。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