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評論|土地大辯論初見成效

2018-05-07

【文匯網訊】由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委任的土地專責小組,已經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連日小組主席黃遠輝等頻頻落區,與地區人士就十八個土地來源選項作出交流討論,工作已頗有一點「眾事眾議」的氣氛。

當然,如何增闢土地來源,既是一個公眾議題,同時也是一個專業議題,不可能完全通過公眾諮詢去得出一個確切的、可行的答案,政府的施政理念、決心和能力才是關鍵。

在這方面,特首林鄭月娥的角色和決心、能力都是不容置疑的,可以確信,對認真改善本港的住屋問題,包括大膽、放手去開發土地來源、增加供應,林太是已經成竹在胸、並且不會「手軟」的。

連日來,在諮詢活動中,釋放目前囤積在私人發展商手上的大批新界農地,由政府提供基建、發展商起樓,日後落成單位發展商與政府「一人一半」,此一建議,是最受矚目和獲得最多討論的。

而一如所料,「亂港派」朱凱廸之流立即質疑此一構思是什麼「官商勾結」,是公然給發展商「着數」,而且「此例一開」,日後就可「大舉勾結」雲雲。

另一熱點議題粉嶺高爾夫球場,同樣也是如此,不提便罷,一提就是「富人特權」、「官商勾結」,非要「掃地出門」不可。

看來,目前有特權的不是什麼富豪,而是朱凱廸之流,他們講話不必負責任,新界農地不能動、填海更不可以,他們是捍衞村民權益、保護環境,而政府找不到地、不能興建更多公屋,日日給人鬧,是政府的錯,不關他們的事,還可以呃到選票、當其尊貴議員,如此不是特權又是什麼?

看來,在這場「土地大辯論」之後,政府進一步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就要放手大幹,增闢土地、多建公屋,關鍵是要提高建屋進度、減少官僚拖沓,什麼「官商勾結」,可以當佢沒到。

作者:關 昭

責任編輯:劉雲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