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帥 北京報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對香港文匯網表示,2018年在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全年GDP邁入90萬億,成績來之不易。去年經濟發展指標中,新產業增長較快,新動能培育取得顯著成效,這將有助於2019年經濟平穩增長,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指出,今年中國經濟的外部形勢將有一定程度改善,GDP實際增長率有望達到6.3%,人均GDP將超過一萬美元,為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專家指,中國離脫離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不再遙遠。
張永軍注意到,去年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8.9%和8.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2.7和1.9個百分點。此外,新興工業產品產量亦快速增長。在他看來,新動能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逐漸顯現,將有助於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這也是2019年經濟能夠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
中央內外政策組合拳穩信心
顏色指出,2018年全年中國經濟受到了較強的下行壓力。去槓桿政策疊加中美貿易爭端,對經濟增長的動能和信心造成了較強負面衝擊,對金融市場造成較大震盪。「中央在下半年根據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及時調整了經濟政策,強調了經濟工作要做到『六穩』。10月份以後,出台的內外政策組合拳及時穩定了信心,推動經濟各項指標觸底反彈。」他表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表示,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90萬億大關,初步估算人均GDP將接近一萬美元,這意味,中國離脫離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不再遙遠。而在面臨非常複雜的經濟環境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超出預期。
隱憂不容忽視
卞永祖也指出,在靚麗的數字下面,中國也要正視經濟運行出現的一些隱憂。首先,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貿易部門對經濟的貢獻由正轉負;其次,基建投資增速回落,持續增速偏低的信用擴張已經開始影響企業投融資活動和居民消費,內需正面臨嚴峻的挑戰。此外,2018年經濟前高後低、逐漸下滑的態勢,也預示著今年經濟將面臨更多困難。
他表示,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提出一系列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如積極運用財政政策,包括更大規模的減稅,讓企業可以有更多資金投資,以及適度擴大地方債的規模,加快基礎設施補短板。這些政策措施將對中國經濟增長起到托底的作用。
2019年預測達到6.3%經濟增長
顏色預測,今年料中美將有較大概率達成暫時性的貿易安排,外部形勢將有一定程度改善。在此基礎上,2019年GDP實際增長率有望達到6.3%,人均GDP將超過一萬美元,為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