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 實習記者 胡永愛 深圳報道)隨著越來越多的港人到深圳及大灣區其他城市升學、工作,對於醫療的需求也在增加。《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塑造健康灣區,密切醫療衛生合作,加強醫療衛生人才聯合培養和交流等。2月25日,記者從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上獲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在深建醫學院,包含臨床、兒科、基礎醫學、生物信息等17個醫學專業,同時進行本碩博培養,是首間設有臨床醫學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根據規劃,醫學院將設附屬醫院2家,新建直屬醫院1家,床位總數不低於5000個。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在會上做《開拓創新、充分利用兩地資源,加快發展粵港澳大灣去醫療事業》報告時表示,深港兩地的人口結構變遷明顯,深圳人口急劇增長,香港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預計到2031年65歲以上老人占比將達26.5%。目前,深圳的醫護資源和醫療創新現狀是深圳的衛生科技創新與其他內地一線城市的發展地位極不相稱,深圳三甲醫院共18家,學科數量20個,而北京三甲醫院達72家,學科數量2個。同時,深港兩地的醫療人才培養現狀是深圳只有深圳大學和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兩家醫學院。
港中大(深圳)擁有國際化的先進科研及教學師資力
量,在醫學領域也有諾貝爾級的實驗室,辦學基礎雄厚。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段宇飛透露,為積極推動大灣區對醫學人才培養,2019年1月,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簽署了共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合作協議,是粵港澳大灣區三地聯合開展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舉措,將為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事業提供更優質的人才保障。
據徐揚生透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是首間設有臨床醫學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擬設學院包括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中華醫藥學院;專業包含臨床醫學、兒科醫學、精神醫學、基礎醫學、生物信息學、生物學、醫學技術、藥學、護理學、預防醫學、中醫學、基礎和臨床醫學研究所、腫瘤研究所、腦研究所、干細胞研究所,同時進行本碩博培養。
根據規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附屬醫院包括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同時擬建設一間國際化、高水平的直屬醫院。醫院的遠景規劃是建立附屬醫院至少3家,床位總數不低於5000家。
徐揚生表示,創辦醫學院的意義有三點,通過整合大灣區的醫療和教育資源,成為大灣區在教育和醫療領域合作的典範,譬如港中大(深圳)醫學院與香港某一醫院在某個項目可以合作。為大灣區培養兼具國際視野和人文情懷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作為大灣區的重要民生工程,為深港兩地和大灣區、乃至全國的創造更好的醫療環境;為大灣區的長遠發展提供醫療保障和支持。
責任編輯: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