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報報道,2019年被稱作5G應用元年,或許還會成為6G研發元年。近日,各國200多位頂尖無線通信專家齊聚芬蘭萊維(Levi),參加由芬蘭奧盧大學主辦的全球首個6G峰會。峰會主旨是「為6G到來鋪平道路」。據悉,來自中國電信、華為、中興和清華大學的專家參加了此次峰會,會上展示的中國6G方案尤其搶眼。其中華為認為6G時代將實現「萬物互聯」,除了更高的速率、更寬的頻譜,6G應該拓展到海陸空甚至水下空間。華為還提出了用6G時代通過大腦意念控制聯網物品,以及利用WIFI、基站進行無線充電等概念,並估算了成本─-99億美元。
據科技日報報道:關於各國為6G做的準備以及提出的創新方案,記者會後採訪了奧盧大學無線通信中心何世海、陳江城博士和何繼光博士後。「日本在6G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何世海說,採用更高頻段通信可能是6G的關鍵技術之一,日本在太赫茲等各項電子通信材料領域「獨步天下」,幾乎達到壟斷地位,這是其發展6G的獨特優勢。
芬蘭6G峰會 多國描繪願景
同樣參會的陳江城介紹,雖然NTT DoCoMo(日本移動通信運營商)在峰會上沒有宣布具體的技術路線。但NTT DoCoMo對6G發展應該已經有明確的計劃。其將6G看作5G的進化版,即進一步提高傳輸速率和信息容量。他們已關注到6G大數據處理的能耗問題,更看重低能耗、低成本的應用。
「這與美國InterDigital公司不謀而合。」陳江城告訴記者,該公司在峰會上展示了超低功耗、無電池傳感器技術,並提出了一些超低功耗對製造工藝的要求。
何世海介紹,諾基亞、韓國三星等移動通信巨頭也都派出頂級專家參會,闡述各自的6G願景。重點集中在寬頻譜、高速率、超低時延和基於AI等的應用方向,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來自中國電信、華為、中興和清華大學的專家也參加了此次峰會,展示了中國的6G方案。」何世海介紹,清華大學教授牛志升針對6G網絡需要更多基站的問題,提出可以將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作為移動雲服務器或基站。「這個想法很有創意,非常吸引人。」
可用WIFI無線充電
「華為提出的6G暢想更為搶眼。」陳江城談到,華為認為6G時代將超出5G時代「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簡稱IoE),即整個人文社會和外部物理世界實現緊密連接。
華為提出,在通信維度方面,6G應該拓展到海陸空甚至水下空間。硬件方面,天線將會越來越小,甚至可能做到每顆芯片都有屬於自己的天線。軟件方面,人工智能在6G通信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華為在6G通信上考慮得很細,已經想到了生活應用中。」何世海說,華為還提出了用6G時代通過大腦意念控制聯網物品,以及利用WIFI、基站進行無線充電等概念。此外,華為甚至設想發射10000多顆小型低軌衛星,實現覆蓋全球6G通信的設想,並且估算了成本-99億美元。何世海介紹,華為計劃在2030年建成能夠容納1Tbps傳輸速率的無線通信網絡。
各國展競賽 華早着先機研究
今年2月,總統特朗普發推特稱,「我希望5G乃至6G早日在美國落地」。近日,聯邦通信委員會朝着特朗普的指示邁出了第一步,決定開放95千兆赫到3太赫茲頻段,供6G實驗使用。紐約大學教授泰德.拉帕波特(Ted Rappaport)甚至發表聲明稱,「聯邦通信委員會已經啟動了6G的競賽。」
而早在2018年「兩會」期間,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已經着手研究6G。苗圩表示,因為隨着移動通訊使用領域的擴大,除了解決人和人之間的無線通訊、無線上網的問題之外,還要解決物和物之間、物和人之間的這種聯繫,也就是物聯網這個概念。
在芬蘭奧盧大學博士後、無線通信專家何繼光看來,從開始研究到技術成熟需要時間。「5G布網還沒完成,甚至國際標準都沒有完全制定好。6G還在起步階段,其關鍵技術仍在摸索之中。」
奧盧大學無線通信中心陳江城博士舉例說,比如現在的虛擬會議只能看到、聽到對方,隨着「觸覺網絡」等技術的發展,未來的虛擬會議將要求能夠摸到對方甚至聞到氣味,這需要的傳感器數量、通信速率都得大大提高。智能駕駛、遠程醫療、虛擬現實等應用對時延的要求也是越低越好,6G能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就像薩里大學在會上提出的概念,如果要實現對一個人的高清晰度的全息投影,傳輸速率要達到4.62Tbps,這遠遠超出了5G的能力,6G能否做到都是未知數。
責任編輯: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