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楊帆 張帥)斯金納又火了。美國國務院這位政策規劃主任可能自己沒有想到,前幾天提出的中國與美國「 文明沖突論 」,今天在北京歐美同學會第二屆國際智庫論壇上借「 文明」話題再次發酵;不幸的是,她的論調沒有引起任何共鳴,在中外智庫們的熱議拷問中,進一步加深了反向的共識:文明不能獨尊對抗,需要共榮互鑒。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指出,面對東方的復興,工業化國家有不同的反應,有所謂的「 修昔底德陷阱 」, 有鼓吹中美之間「 脫鉤 」、「 割裂 」的觀點,包括美國國務院智庫前不久談到的「 中美文明沖突論 」。
西方經濟學中有一個重要名詞——「 帕累托改進 」,中國學者創造出了一個新的概念——「 孔子改進 」。 張宇燕在論壇演講中稱,「 孔子改進 」的層次更高,因為孔子講「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即如果自己要成功,我也要叫別人成功,我自己要富裕,也要別人跟著我一塊富裕。「 孔子的想法,恰恰代表了中國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目標的歷史傳承,代表了中國的一種願望。 」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是「 80 」後的知名學者。他在發言中回顧了自己從小縣城貧困人口一員一步步成長為年輕學者的人生軌跡,進而反問道:「 四十年間,中國大多數人都像我這樣,通過努力工作,一步一步成長起來,擺脫了貧困,改變了命運,實現了「屌絲」的逆襲。這樣一個國度,怎麼就被美國——一個被我們視為文明的發達國家貼上「首要戰略威脅 」的標簽?中美關系怎麼就被美國一位女官員視為文明的沖突呢?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感到不解甚至憤怒,這是實在難以理喻的事情。今天有很多外國的朋友,你們也可以評評理。 」
「 美國能不能更加開放、包容、自信地看待中國過去四十年快速的發展,也決定了這個國家未來能否更加順利地往前發展,這時候非常關鍵。希望全世界都能有一種平常心看待中國的崛起和中國的發展。 」王文說道。
尼泊爾中國合作協會主席普瑞姆•沙格爾•波德爾認為,美國在亞洲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不論是軍事措施還是非軍事措施,都是試圖在破壞東方的繁榮文明,削弱其他國家的福祉和權利。與此相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 一帶一路 」倡議,為國際社會以及全人類描述了一個共同繁榮的藍圖。
比利時「 歐洲之友 」董事會理事保羅•瑞維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注意到了中國與美國「 文明沖突論 」引發的討論,他認為,這的確是由特朗普政府政策引發的一些消極影響。雖然克服當前的困難,需要艱苦努力,但對未來他仍然樂觀。「 文明沖突論 」近期很吸引媒體注意力,但從中長期看,他相信人們會冷靜下來,文明相互交流和對話仍是主流。
作為亞洲兩大文明古國,中國和印度之間文明交流互鑒被津津樂道。在上海大學任教的印度學者朗榮吉在論壇發言中表示,文明沖突對於任何文明都不是好事,而印度和中國互相學習,和諧相處了數千年。玄奘來自中國,在印度學了五年,又教書教了五年,之後回到長安,寫了一部《大唐西域記》,而達摩來自印度,後來到中國,不但學中國文化,還向中國人教印度的文化。中印文明互鑒,是很好的例子。
「 人類向何處去,是倡導文明交流、文明互鑒,還是鼓吹文明沖突、文明獨尊優越論?世界的美好前景,有賴於各國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 」主持其中一個分論壇的中國社科院政治所所長張樹華如是說。
責任編輯:林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