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微觀點 | 滴滴與其 「因噎廢食」不如「防患於未然」

2019-11-06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消失了一年多的順風車終於要回來了,新方案一上線就因限制女性夜間出行而備受爭議。一時間,被認為是對女性的冒犯和隱性歧視,有「因噎廢食」之感。殊不知,出行安全重在「防患於未然」,更好的著力點,應是從准入、管理、技防等方面,建構更系統全面的安全體系。

四年前,順風車一經面世,就因其方便經濟而廣受歡迎,相繼推出了拼座、跨城等服務,更在春運「大遷徙」的出行方式選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隨著順風車的深入發展,其制度模式下的弊端逐漸暴露,司乘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等,乘客安全保障機制缺失,處於法律監管的灰色地帶等,最終連續出現了多起女乘客被害、被騷擾事件,不僅讓順風車一度成為「危險」的代名詞,更為行業敲響了警鐘。

此次「復出」的順風車新方案中,特別規定了女性在20:00-23:00之間不能下單乘車,理由是因為夜間危險性較高。此舉不僅限制了女性乘客選擇乘車的自由,實際上也無法從根本上杜絕危險事件的發生。新方案中,滴滴亦沒有規定女性是否可以以同行者的身份在這段禁止的時間內乘車。單純的「一刀切」,讓女性無法方便地打車,實屬「因噎廢食」之舉。

安全無小事,滴滴作為平台方,研究如何更好的保護女性乘客安全出行才是重中之重。對此,滴滴同步上線的女性專屬保護計劃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推出「防患於未然」的各項技術措施,杜絕安全隱患。

責任編輯:滅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