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專家:宗祠文化成推動大灣區和示範區建設重要載體

2020-01-13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訊 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金融服務工作委員會主辦,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等共同舉辦的中華宗祠文化國際交流會暨中華宗祠文化國際交流論壇日前在深圳舉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宗祠文化承載着中華文明歷史的積澱和底蘊,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更是連接海外僑胞的紐帶,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執行院長王躍軍表示,宗祠文化成推動大灣區和示範區建設重要載體,廣東省已建有祠堂7800座,到2020年將新建1500座。

中華宗祠文化國際交流會暨中華宗祠文化國際交流論壇日前在深圳舉辦(記者 李昌鴻 攝)

中華宗祠文化國際交流會暨中華宗祠文化國際交流論壇日前在深圳舉辦(記者 李昌鴻 攝)

廣東建有祠堂7800座 2020年將新建1500座

亞太傑出女性聯合會主席王曼酈表示,中華傳統文化是歷史的饋贈,近年來隨着國家的繁榮昌盛,人民生活的富足,宗祠文化也逐漸興盛起來,這代表着傳統文化的回歸,人民對家國概念的重視,以及對血肉親情和家族尊嚴的感念。山高水長不忘來時路,這也體現我們真正的民族傳統文化和文化自信。此次論壇一起勾畫傳統文化的長遠發展願景,共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對外聯絡部主任張筱宗表示,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那宗祠記錄家族的輝煌傳統。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儒家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宗祠文化國際交流會在深圳舉行啟動儀式,圖為嘉賓們合影(記者 李昌鴻 攝)

宗祠文化國際交流會在深圳舉行啟動儀式,圖為嘉賓們合影(記者 李昌鴻 攝)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執行院長王躍軍表示,宗祠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實現,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和文化的瑰寶,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文化的發展,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為此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文化發展文件,意見要求切實把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擺上重要議程,將中國傳統文化貫穿中國教育的始終,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文化,中國文化影響力不斷的提升,宗祠文化這幾年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傳承,在新時代有了新的使命,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的發展,從政府、社會、企業到普通的市民都越來越注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以大宗祠的改造,這個是廣東省最大的城中村改造的項目,歷經10年時間標誌着舊改基本完成,項目全全村都納入改造。

他表示,宗祠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根基,成為全球社會文化體系當中極具特色的文化現象,是宗祠文化極大地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國許許多多的祠堂可以修繕重建,圍繞打造宗祠文化品牌,保護弘揚宗祠文化內涵的工作室,一個一個的先後成立,廣東省登記在冊的祠堂建築共7800座,深圳市、佛山市、東莞市、珠海市、中山市共有3172座,佔42.3%,到2020年將新建1500座文化祠堂。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和弘揚,並需要與時俱進,創興型的發展,宗祠文化極大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宗祠作為家國的象徵,有前輩們憂國憂民愛國主義,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奉獻精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兒女的夢,必須要僅僅依靠了人民,充分發覺宗祠文化,推動宗祠文化與時俱進創新型發展賦予時代性,使千千萬萬的家庭無數的優秀文化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家庭幸福重要支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強大力量。

王躍軍稱,宗祠文化是推動大灣區先行示範區建設重要載體,當前深圳正在搶抓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保護傳承發展宗祠文化,雙區建設發揮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還是中國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都明確指出,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涵養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蘊,不斷增強港澳同胞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只要達到文化的認同與融通,才能形成大灣區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融合,傳承和發展宗祠文化推動人文大灣區,人文深圳建設重要載體和抓手。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