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特首林鄭月娥日前接受大公報專訪,強調教育不可以是「無掩雞籠」,一定要有人把關。對於通識科備受詬病,她表示需要「全面檢視」,今年底將講清楚「如何處理」。這一番話,顯示特區政府充分認識到教育問題嚴重,到了不能不正視、不能不解決的程度。
校園「黃師」層出不窮,毀人不倦,最近更爆出「鴉片老師」利用網上常識科荼毒小學二年級學生事件,令人齒冷。沒有最惡劣,只有更惡劣,香港考評局的兩名高層又被踢爆其身不正,他們分別是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楊穎宇及高級經理(通識)盧家耀。前者在社交媒體帖文,「美化」日本侵華、將警方比作「大賊」、以「還淫於民」形容市民遊行,甚至要求網民欣賞其新寫的奇文「我的第一次嫖妓」,不知羞恥為何物。後者涉違反政治中立、支持反修例遊行、在網絡留言「林鄭滾蛋」等等。
網絡是有記憶的,楊盧之肆言無忌,正好成為其無法狡辯的證據。其實他們並非不知道自己的政治立場及道德操守與職務不符,但仍然宣之於眾,明顯是有恃無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一直受到重任,說明考評局背後的「水」深不見底。
言為心聲,一個人在社交平台發放偏頗訊息,恰恰反映其內心世界的陰暗,價值觀的扭曲。他們不是一般市民,而是為人師表,進而成為考評局高層,其政治立場必然影響考試傾向,進而影響著教育取向,左右著莘莘學子的考試成績以至人生前途。
明乎此,文憑試考卷政治化愈演愈烈也就不足為奇。以今年的文憑試通識科為例,有道必答題要求學生分析新聞自由及國家安全的「兩難」問題,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分。看似「平衡公正」,實則魔鬼在細節中,因為考卷提供的材料來自香港記協的所謂「調查」,考評局希望將學生引導至什麼方向,不言而喻。
政治入侵校園,從常識科、通識科乃至語文等科目的異化可見一斑,文憑試的政治導向也是冰山一角。最可笑的是,有人以考題「保密」作為擋箭牌,拒絕批評與監督,而這不過是暗箱作業的藉口。考評局之「保密」制度,僅僅是一個幌子,否則就不會有補習名師一再「貼中」考題並遭到檢控的醜聞。考評局不僅有政治化問題,更有腐敗問題,而政治化與腐敗往往是孿生兄弟。
很多人納悶,為什麼回歸後出生的年輕人嚮往港英時代,為什麼偌大校園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淪為「港獨」滋生的溫床,答案再簡單不過:教育病了。教育未能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培養接班人,反而為反中亂港勢力提供了一代又一代的新血,香港不亂才怪。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有什麼樣的教育環境,就有什麼樣的年輕人。教育問題不解決,欲「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行穩致遠,豈可得乎?
責任編輯: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