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望賢)作為特區改革開放的第一支「試管」,蛇口在特區建設初期就先行先試進行了諸多制度創新,「蛇口模式」引領改革開放先聲。40多年前,蛇口炸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聲「開山炮」,喊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時代強音。在這裏,誕生了內地首家對外開放的工業區——蛇口工業區、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平安保險。
1982年到蛇口工業區工作的周為民,歷任蛇口工業區董事、副總經理,地產公司、旅遊公司、港務公司總經理等職務,見證了蛇口,乃至深圳的飛速發展。
住房制度改革為人才流動解綁
1984年年初,周為民在地產公司當副總經理,1985年當總經理,是工業區招商地產的第二任的總經理,在任內完成了全國第一單住房商品化的嘗試。在蛇口推行的系列改革中,周偉民對當年率先實行的住房制度改革印象最為深刻。「剛開始賣房子給職工,不僅土地不做價,房價還對於建築成本,房子賣得越多虧得越多。」令他至今仍記憶猶新的是,當他跟袁庚匯報時,袁庚說,如果一個人申請一套住房要領導批,結婚要領導批,孩子出生、上學,都要領導批,漲工資晉級都要領導批,他不可能不對這個單位產生人身依附。所以解決住房問題,每一個人要有住房的自由。但是現在有很多人要調到蛇口工業區來,當地不放,他必須走的時候就得交回這個單位,所以走不了,沒有自由。其實解決住房問題,本質就是解決這種人身依附,每個人真正能夠獲得市場自己的這種自由,他說最重要的,必須要有自己的財產,沒有自己的私產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蛇口工業區的職工住房制度改革,是內地現行的房地產經濟的最早雛形。
受惠人事改革制度
蛇口在全國率先進行人事制度改革,也在全國引起轟動,最令人矚目的是取消了幹部的等級制度。無論是局級、處級還是科級幹部,從內地到了蛇口以後,行政級別都被「冷凍」到個人檔案裏去了。這裏不管年齡和資歷,評判的標準是能力和業績。這個做法當時在全國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動,甚至引起不少人強烈反對。
而周為民是這項人事制度改革的受惠者。周為民剛到蛇口,就有人三番五次要求袁庚將周為民遣送到原籍,因為周為民屬有爭議人物,不能到深圳這樣的邊境地區。「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這幾乎是斷送了政治生命。」但袁庚和喬勝利為了保住人才,以個人名義為周為民擔保,並向中央領導做了匯報。一個月後,袁庚收到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支持此舉的批示。此後周為民一直在蛇口受到重用,曾升任招商局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他感慨,「袁董和喬總對我有救命之恩!」
延續蛇口精神 聯合創辦蛇基會
蛇口的理念、文化和精神,對周為民影響頗深。2013年退休以後,他又回到蛇口,與蛇口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合作,發動89個人,每人出1000塊錢,一共是89,000塊錢,在招商局慈善基金會下面設立一個子基金,叫蛇口社區公益基金。
基金延續了蛇口的理念和一些做法,後來發了一本書——《我和袁庚》,將公眾和袁庚曾經交往的故事和一塊拍的照都捐獻出來, 辦了一個展覽,得到了不少蛇口人的支持。
據悉,在選舉理事的時候,基金也採取了當年蛇口工業區的選舉辦法,89個人就選舉了第一屆理事會,11個候選人選舉出了7個理事。
責任編輯: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