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1949年後,中國建立了大規模機構式護理系統,來解放父母,讓他們有時間參與革命或勞動。成百上千萬中國幼兒被送往寄宿托兒所或幼兒園,他們也都在某種程度上經歷了約翰的痛苦。
據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援引美媒報道, 一個名叫約翰(John)的17個月大的男孩想從一家英國寄宿托兒所尋求安撫未果,因此情緒崩潰。這個故事被1969年的一部紀錄片記錄下來。上周,在一個關於幼兒早期分離的研討會上,這個故事令與會的中國婦女感到非常難過。
據美國《紐約時報》10月8日報道,該片以慘不忍睹的細節展現出失去主要照顧者可能對幼兒造成的傷害。約翰非常痛苦。他大哭了好幾天,拒絕進食和與人溝通。研討會上的一個女人摘下眼鏡,用手摀住臉很長時間。這次研討會在北京的一所大學召開,與會者大多是母親或職業看護人。
另一個人眼睛直直地盯著前方,滿含淚水。
還有一位略帶急躁地詢問約翰後來是否康復。講師阿爾夫·格拉克(Alf Gerlach)的回答是,他沒有完全康復。格拉克是法蘭克福弗洛伊德研究所的精神分析學家。他的回答帶來一片愕然。
1949年後,中國建立了大規模機構式護理系統,來解放父母,讓他們有時間參與革命或勞動。成百上千萬中國幼兒被送往寄宿托兒所或幼兒園,他們也都在某種程度上經歷了約翰的痛苦。
但是,研討會上的女性,不管是剛剛成年,還是人到中年,都有失去主要照顧者,或者因為不允許父母與住院的孩子待在一起的醫院規定而被迫同孩子分開的經歷。
六歲以下兒童的寄宿托兒所如今已經不是那麼普遍,但仍被視為不錯的選擇。在中國,就連千禧一代小時候也有可能被送進這種托兒所。這種情況在六歲及以上的兒童中非常普遍。
北京市檔案館的檔案表明,在北京最好的若干托兒所裡,照顧者與幼兒的人數比(約翰的問題在於缺乏關照)最初是非常高的。大多數情況下,精英階層的孩子們會被送進托兒所。普通市民的孩子們則在家裡接受照顧。
根據一份1958年的國務院檔案的記載,1956年,在一個農業部管理的托兒所裡,一個看護者只需照顧兩個幼兒。但是1958年在這個托兒所裡,相關比例變成了一個看護者照顧5.5個幼兒。為了「整風」,官方承諾將這個比例變成1:5.9。
在1958年到1961年期間,官方開始推動將大量兒童送進幼兒園的做法,以便把父母解放出來,完成更高的生產定額,因此,在條件相對沒那麼好的幼兒園裡,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另一份1960年的文件中寫著「主要問題是托兒組織的發展還跟不上生產發展的需要」。設施建設很快,但「非常窄小」。「良好」率僅為26%。文件說,在北京,有40萬兒童迫切需要幼兒園。身強力壯的人都在農田或工廠工作,看護人通常都是老弱者。文件顯示,在一個幼兒園裡,一個夏天內有六個孩子溺水,三人食物中毒,其中一人死亡。
比起那時,現在中國幼兒園的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人們仍然執著於這一體系。在9月1日學校開學一周前,一個名為「師樂匯」的幼兒園教育者網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就此做出解答。文章稱,很少有父母願意送孩子去寄宿。但是出於「客觀」考慮,文章列出了寄宿制度的三個優點:能幫助孩子更加獨立、不嬌氣、交到更多朋友。
小約翰的經歷表明,這種制度可能在感情方面帶來負面後果。而參加這個課程的女性的反應表明,很多中國父母明白這一點。
責任編輯:蘇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