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賀鵬飛 南京報道)10月20日,《還人民一片淨土——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工作紀實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外交部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辦公室主任蔡紅在開展儀式上呼籲日方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快工作進度,早日徹底銷毀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
為期一個月的本次展覽由外交部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辦公室和國防部處理日本遺棄化學武器辦公室聯合主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承辦,共展示了700多幅圖片、70余件文物、300多枚複製化學彈模型,並通過幻影呈像、場景復原等多種現代化手段,全面揭露了侵華日軍使用化學武器的罪行,展現了參與處理日遺化武工作人員不畏艱險、無私奉獻,力爭早日還人民一片淨土的決心。
蔡紅指出,日本遺棄化學武器是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期間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1929年日本出於擴張侵略的需要,開始研製和生產化學武器,並大量用於中國境內。據有關資料統計,侵華期間,日本在中國使用化學武器的地方遍及19個省區,具有確切使用時間、地點和傷亡人數記載的就達1241次,造成中國軍民20多萬人傷亡。
戰敗前夕,日本侵略者為了掩蓋使用化學武器的罪行,將大量未使用的化學武器投入中國的深山老林、港灣灘塗、江河湖泊當中。儘管已經過去70多年,但是日本遺棄化學武器依然對所在地人民生命財產和環境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和危害。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政府積極參與《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談判,將日遺化武問題寫入《公約》,並推動日方簽署《關於銷毀在中國境內遺棄化武備忘錄》。在這份《備忘錄》中,日本承認在中國遺棄化學武器的事實,承諾負責銷毀,並為此提供一切的資金技術和其他資源,中方為此提供必要的協助。
蔡紅說,20多年來,在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處理日本遺棄化武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各地挖掘回收作業全面展開。但是,距離徹底銷毀仍有很大差距,一方面一些新的化武不斷被發現,另一方面已發現的化武在回收銷毀等環節又面臨許多新的技術課題和挑戰。
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關友飛亦指出,近20年來,處理日本遺棄化武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這項工作非常複雜艱巨,全面銷毀工作任重道遠。他強調,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對銷毀日本遺棄化武高度重視,要求加快銷毀處理進程,早日還人民一片淨土。
「舉辦這次展覽也是為了以史為鑒,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關友飛說,日軍侵華期間大量使用化學武器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任何人想歪曲、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歷史不會答應,中國人民也不會答應。」
蔡紅表示,中方要求日方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繼續按照《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和中日雙邊備忘錄有關規定,更加全面地履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快工作進度,早日徹底銷毀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
責任編輯: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