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東莞市政協開幕 45名港澳委員參會

2017-01-09
政協第十三屆東莞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9日召開。政協第十三屆東莞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9日召開。
在東莞市政協分組討論中,港澳委員積極發言商討企業經營問題。在東莞市政協分組討論中,港澳委員積極發言商討企業經營問題。

【文匯網訊】政協第十三屆東莞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9日召開。作為「世界工廠」的東莞,是港商在珠三角投資設廠的大本營。今年有45名港澳委員參會,不少港澳委員坦言珠三角製造業成本上漲,較為關注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和轉型升級問題。今年也有政協委員遞交提案稱,據統計東莞目前有港資企業6000多家,在東莞工作和生活的港人20多萬人,建議東莞建立「港澳商子弟學校」解決「港二代」、「港三代」的教育問題。

本次會議有425名政協委員出席,其中有超過半成是新晉委員。此外,今年有港澳代表45名參會,數量比往屆有所減少。東莞市政協副主席蔣小鶯解釋稱,由於政協人數要與市人大對應,因此本次規模人數有所縮減,而政協相應在特邀旁聽人士中增加名額,當中也有不少新晉的港澳人士。

在下午舉行的特邀人士港澳委員分組討論中,東莞市政協委員、港商林志凡發言稱,由於珠三角地價高漲導致工廠搬走。他希望政府可「對症下藥」為外商「減負」。另一名港澳委員陳益林也表示,近年接觸同行中,不少小微企業面臨倒閉無奈變賣工廠。他指,小企業資金較少抗風險能力更為脆弱,希望可更受重視。

東莞今年最新提出「企業倍增」計劃,促試點企業5年內實現收入和資產等規模以及利潤等指標「倍增」。有不少港澳委員對「倍增計劃」表示看好。在東莞做實業的港澳委員溫小燕認為,目前東莞部分製造業企業改革的衝勁和動力較弱,「倍增計劃」可提高士氣。

由於東莞正處於「轉型升級」中,不少港澳委員關注部分產業轉移後空置廠房的盤活問題。 「由於近年經濟環境不景氣,不少香港廠商都訂單萎縮削減人手,廠房有相當部分空置,希望可以考慮將廠房改建做學校。」市政協委員、港商羅勝洪認為,建學校可成「舊廠改造」的出路。他認為,東莞外來人口較多,存在非本地戶籍的外地子女讀書學籍不夠的問題。「如將舊廠房建設為學校可一舉兩得」。港商陳耀華認為,可將舊工廠改造為給年輕人的創業的基地。

此外,今年有東莞市政協委員陳志超提案建議設立「港澳商子弟學校」。他在提案指出,當前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回內地升讀大學,東莞可專門設立一家面向港澳新生代的學校或培訓機構。

責任編輯:吳筱惟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