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專訪政經智囊魏建國:東方之珠香港 新時代再創輝煌

2018-03-09
魏建國比喻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龍眼」(記者 凱雷 攝)

魏建國比喻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龍眼」(記者 凱雷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馬琳 凱雷)從政府高官,到國家頂級智庫重要智囊,魏建國的職業生涯從未離開過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從商務部副部長崗位退下來後,他擔任由國務院前副總理曾培炎掛帥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繼續貢獻國家。兩會前夕,魏建國對香港文匯網記者表示:今年是中共十九大後的首次兩會,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政策和措施是兩會首要任務;十九大提出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兩會將推出具體措施,體制機制改革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自貿港建設,全時代改革開放將加速推進。

魏建國長期從事對外商務與國際合作領域領導工作,親自參與和見證了40年改革開放進程。任商務部副部長期間,他主持過一系列重要的雙邊和多邊貿易談判;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重要智囊崗位上,他參與並推動過亞投行、絲路基金、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機制和規劃,從調研到落地生根。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在魏建國看來,40年來中國的對外開放共分三個階段:鄧小平謀篇佈局,讓中國打開通向世界的窗戶;加入WTO,讓中國走向世界經濟舞台的中心;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開啟了中國更加全面開放的大門。他說,作為「東方之珠」的香港也將迎來戰略新機遇,「它以『龍眼』地位點睛粵港澳大灣區,再創輝煌。」

對40年對外開放的點點滴滴,魏建國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深圳特區的建立打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通過深圳這個對外開放窗口,讓世界瞭解了中國,也讓中國瞭解了世界。2001年中國加入WTO意義重大,它廢除了綁在中國紡織品服裝身上的《多種纖維協定》,使中國可以在世界貿易體系的框架下,依靠全球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紡織品服裝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商品出口規模及速度明顯加大,一躍成為「世界工廠」,也由此登上了世界經濟舞台的中央。在談到「一帶一路」倡議時,魏建國提高了語氣,一句一頓地說:「習近平主席的倡議開啟了中國前所未有的全方位開放格局。」

「開放帶來進步 封閉必然落後」

魏建國認為,第三階段的「一帶一路」建設具有三大特點:一是國際合作從單向變為雙向,此前只是外國資本、技術、設備、管理等進入中國,這次是中國的資金、技術、設備、標準等「走出去」。二是從「多層次、高水平、寬領域」的經貿合作,過渡到「共商、共建、共享」多邊經貿合作,開展經貿、投資、金融、服務、農業、文化、教育、醫療等全方位合作。三是「一帶一路」將65個國家和地區連接在一起,通過利益共同體打造命運共同體,通過命運共同體最終打造責任共同體。

未來百年方針 「帶路」迎四「加速」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魏建國說,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閉,只會越來越大,「一帶一路」倡議將是世界的機遇。

魏建國說,「一帶一路」將是中國未來50年,乃至100年對外開放的總方針。今後5年到10年,「一帶一路」很可能會出現四個「加速」。一是進出口貿易和投資的加速,中國對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進出口將會呈現兩位數增長,並且會比與非合作國家的貿易進出口高出5個百分點到6個百分點。涉及「一帶一路」的對外投資也會出現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二是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將會提速,會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將加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去。三是「走出去」的領域會發生變化,將由原來的紡織、機械製造、農業、基礎設施、礦產開發等領域,加速轉向IT產業、信息產業、航空航天產業、高鐵、旅遊等領域。四是高水平、全方位、多層次的雙向交流和開放新格局將會加速實現。

魏建國接受本網記者專訪(記者 凱雷 攝)

魏建國接受本網記者專訪(記者 凱雷 攝)

人物介紹:

魏建國,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從1972年進入外貿部,到2008年從商務部副部長崗位上離任,37年裡魏建國一直從事著對外經貿工作,主持並參與過中美、中日韓等雙邊及多邊經貿談判。他還長期關注中國經濟「走出去」道路,足跡遍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此外,他還曾在非洲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在那裡結下了「此生難捨」的「情緣」。2009年起,魏建國先後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副理事長。該中心素有國家「頂級智庫」之稱,原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任理事長,周小川、董建華等高官皆在領導成員名單裡,是中國最具影響的智庫,包括亞投行的成立等,都是該智庫的成果。

交通便利人才多 粵滬料建自貿港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之路,魏建國表示,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上來。從最早的經濟特區到後來的自貿試驗區,中國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向高處攀登。如今,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釋放出強烈信號,在未來五到十年內,中國要成為全球營商環境最好的開放高地,成為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領跑者。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代表當今全球最高開放層次的自貿港也至關重要。

「近年來,中國一直致力於改進營商環境,從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始,目前已建成11個自貿試驗區,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極大提高了內地的對外開放水平。但與中國下一步主動參與和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相比,僅有自貿試驗區是不夠的,還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自貿港。」自貿港完全不需要申報,將真正實現「境內關外」。因此,自貿港不是自貿試驗區的簡單升級。

全方位開放 重頂層設計

目前,上海、浙江、廣東、福建、天津、四川等10多個省市都提出了「積極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魏建國認為,與自貿試驗區相比,自貿港是全方位的開放,包括貨物流通、貨幣流通、資本流通、人才流通、信息流通,對立法機構、政府監管機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自貿港建設,頂層設計更加重要。

對於內地哪裡更適合發展自貿港?魏建國指出,自貿港建設需要具備幾方面條件:一是應臨近主要的交通樞紐,須具備高度便利化的海陸空交通;二是需依托並輻射龐大的經濟腹地;三是應是全球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聚集地;四是擁有完整的國際化服務支撐體系等。

「我判斷,自貿港可能會在具有廣闊經濟腹地及交通、產業、人才優勢的珠三角、長三角產生,如廣東和上海。」魏建國認為,短期內自貿港可能只會有一個,它更像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

此外,魏建國強調,自貿港需要經濟腹地作為支撐,源源不斷地提供物流、人才、貨幣,同時也會對腹地形成輻射帶動作用。內地建設自貿港,不僅是新時期改革開放的發展需要,也是帶動港澳、東盟甚至全球經濟發展,打造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要求。

新時代改革開放 港大有可為

在40年改革開放中,香港一直是內地參與世界經濟的窗口與門戶,為內地經濟騰飛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轉口貿易給內地帶來第一桶金,直接投資把內地變成了世界工廠,再到成為內地企業的融資平台……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外投資超過吸引外資,並開始嘗試引領全球經濟治理規則的制定。在內地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香港將發揮何種作用?魏建國表示,香港仍具備金融、物流及國際化人才等優勢,只要把握住「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香港仍大有可為,為下一步改革開發揮重要作用。

魏建國說,過去二十年間,香港與內地的貿易額由1996年的407.3億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3052.5億美元,貿易規模擴大649.4%。尤其是2004年1月1日CEPA正式實施後,內地與香港的經往來貿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如今,「一帶一路」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擺在香港面前、千載難逢的機遇。

兩會灣區信息 值得港人重視

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和行動》,首次提出要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他指,2018年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還將有重要訊息,值得港人重視。

魏建國認為,香港的金融、物流以及國際化人才優勢是內地缺乏的,如果把粵港澳大灣區比作一條將要騰飛的巨龍,那麼香港就是「龍眼」,盤活香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能透過重重迷霧,找準發展方向。

記者手記:與智囊面對面 港前景豁然開朗

在北京城南,有一處鬧中取靜的四合院,這裡就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它創建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可謂中國智庫發展的標誌性事件之一,中心理事長由國務院前副總理曾培炎出任。

採訪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開放新格局的領域邊際在哪裡?香港下一步改革開放有何機會?

魏建國侃侃而談,一掃記者的疑惑,讓香港的明天在我們面前豁然開朗。

採訪近三小時,意猶未盡,他反覆叮嚀我們留意今年的全國兩會,特別是留意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

臨別時,他贈給我們自己的一本專著《此生難捨是非洲——我對非洲的情緣和認識》。原來,他曾在非洲工作,主管中非經貿逾三十載,如在非洲推廣過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發明的青蒿素。魏建國寄語香港同胞,中國的中醫藥、科技和文化是真正的寶藏,需要有國際視野的港人去挖掘和傳播,靠在「一帶一路」中創造性運用。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