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交警局今日宣布將在全國率先試點「刷臉」執法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黃仰鵬)繼去年上線人臉識別執法系統後,深圳交警局今日宣布將在全國率先試點「刷臉」執法,通過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電子警察,對特殊行業人群闖紅燈、以及「失駕」人員上路開展「刷臉」執法。據透露,首批將有40套「刷臉」執法電子警察率先上崗,將實現從查處「車」到查處「人」的精準執法轉變,這也意味着深圳正式走入刷臉執法時代。
去年深圳交警利用人臉視頻識別技術,針對「中國式過馬路」創新研發了「智能行人闖紅燈取證系統」。 今次深圳交警藉助「AI」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創新設計查處流程,成體系推出了針對「特殊行業人群」(外賣、燃氣、快遞等)刷臉執法模式,再次升級了人臉識別執法系統。
據了解,首批40套刷臉執法電子警察將率先上崗,主要針對特殊行業人員以及「失駕」人員。深圳交警表示,外賣、燃氣、快遞等人員因公司規定的派單時間限制以及趕工等,駕駛非機動車、超標電動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較為突出,易引發嚴重交通事故,而「失駕」人員不具備駕駛資格,危害性更大,深圳交警將首先對以上人員實施「刷臉」執法。
記者獲悉,目前深圳交警已建立包含所有外賣、快遞、燃氣等人員的「特殊行業人群」的信息庫。4月23日起開始執法,但對特殊行業人群類違法設有一周的執法過渡期,5月1日起正式執法;對「失駕」人員不設過渡期,一經比對成功,立即執行拘留。
深圳市交警局局長徐煒介紹,一直以來,交警的非現場執法的查處對象只能是車,而不能精準打擊違法行為人,以致各種躲避行政、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處理,隱患也因此得不到消除。然而,隨着人臉識別技術的迅速發展,能夠實現交通管理中對人的非現場執法,實現從查處「車」到查處「人」的跨越式發展。為此,深圳交警創新設計查處流程,推出違法行為人的刷臉執法模式。
下一步,深圳交警的「刷臉」執法將逐步擴展到泥頭車、無牌假牌車管理,交通違法處理窗口監管、交通事故「頂包」等等,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責任編輯:任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