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5月23日,深圳華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佈了我國首個「北斗芯片開放平台」,將聯合產業鏈多方研發資源,以一種全新的「聚力」研發模式推動國產北斗芯片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加快攻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核心芯片關鍵技術的瓶頸,促進國產北斗芯片的應用推廣與產業化規模。截至目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已達2550億元, 同比增長20.4%。其中,北斗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核心產值貢獻率已達80%。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我國軍民科技融合、科技創新的重大成就,是實施「中國製造2025」強國戰略計劃的關鍵一環。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廣泛應用於交通、電力、金融、市政管網等十幾個行業領域。「北斗+」正催生出越來越多的應用新模式,產業融合趨勢越加明朗,未來值得期待的是穿戴式設備、新零售、無人駕駛、綜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設等應用領域,市場潛力巨大。
根據《2018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2550億元,較2016年增長20.4%。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導航數據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占比為35.4%,達到902億元,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80%。
搭建北斗開放平台 共創北斗「芯」
當前國產北斗導航定位芯片產業發展模式較為封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業自身資源、研發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限制,很難以一己之力推動芯片核心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因此,借助北斗芯片開放平台,聯合產業鏈多方研發資源,以一種全新的「聚力」研發模式推動國產北斗導航芯片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將會極大地加快北斗導航定位芯片核心技術的攻克速度,從而促進國產北斗導航定位芯片的應用推廣與產業化規模。
2017年9月,由深圳華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所研發的全球首個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多系統多頻高精度SoC導航定位芯片正式發佈。這款產品將通過北斗芯片開放平檯面向核心算法研發,開放芯片原始測量數據,為分散的算法研發團隊提供芯片硬件支持,共同打造「國產核心硬件」+「國產核心算法」的國產北斗導航定位芯片「雙核心」研發和產品架構。同時開放芯片內核接口資源,使產業鏈企業有條件根據自身需求針對芯片資源進行應用功能的二次開發,使芯片的綜合能力得到再一次提升。
華大北斗總經理孫中亮表示,華大北斗此次發佈的「北斗芯片開放平台」既是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的積極探索,也是應對產業發展瓶頸的認真思考。國產芯片要實現彎道超車,不能各自為戰,要聚合產業鏈力量。下一步,除了企業自身加大資源投入外,華大北斗還將進一步擴大和豐富北斗芯片開放平台的規模與內容,引入更多合作夥伴,使其真正成為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的「創芯平台」。
港科大成首批合作高校 研發導航芯片電源管理
「北斗芯片開放平台」發佈後,國內、香港台灣和海外共8所高校成為首批合作夥伴,包括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台灣成功大學和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其中香港科技大學將重點研發「多兼容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電源管理集成電路」,旨在為利用衛星導航系統技術的下一代室外定位系統準備高性能的電路組件。
華大北斗Cynosure III系列多系統、多頻、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在全球系統支持、雙頻差分高精度、低功耗、應用擴展及信源級安全加密等方面性能有較大優勢。
據港科大項目工作人員介紹,在現今密集的都市和街道裡,下一代多兼容衛星導航系統接收機只需要很短的定位時間,就能提供最好的導航體驗。這種新的設計採用了智能化的電源管理器,它可以根據環境和運動的週期性來打開和關閉系統,從而使定位精度和功耗得到協調平衡。該特性非常適合於需要位置識別的場景,比如移動定位服務,或者智能影像定位。為了可以週期性的打開和關閉不同單元,新穎的高性能組建是必不可少的。
利用衛星導航系統技術的下一代室外定位系統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多兼容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電源管理集成電路」項目旨在為這些系統準備高性能的電路組件。
責任編輯: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