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林鄭:香港力行五重點 融國家發展大局

2018-11-12
■ 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昨日在京舉行,中央相關部門負責人、港澳特首等約300人出席。

■ 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昨日在京舉行,中央相關部門負責人、港澳特首等約300人出席。

【文匯網訊】(記者 朱朗文 北京報道)由國家發改委及國務院港澳辦共同主辦的「攜手並進四十載 融入大局譜新篇--香港澳門參與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昨日在京舉行。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分別率領的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參加座談會。林鄭月娥在會上提出香港用好國家新時代改革開放的5個重點,包括保持香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 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大力推動創科、 抓好「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機遇和發揮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作用。據悉,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會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港澳代表團,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將宴請港澳代表團。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張榮順,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以及港澳代表團全體成員和國家發改委各司局主要負責人等約300人出席座談會。

保持「一國兩制」制度優勢

林鄭月娥在座談會上發言,對香港未來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用好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提出五點看法:

一是保持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林鄭月娥提到,習近平主席在去年來港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時,曾提到祖國是香港抵禦風浪、戰勝挑戰的底氣所在,「但是要用好這個底氣,我們必須堅持『一國』之本。所以對於香港近年發生的一些事情,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會支持特區政府堅定的表態,不能讓事情影響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

她強調,堅持「一國」之本不等於要放棄香港本身的制度,因為香港對國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擁有本身的獨特優勢,而粵港澳大灣區有潛力跟國際接軌,就是由於有「一國兩制」,「所以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中,我非常感謝中央領導在不同場合也表明了,香港參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不等於弱化『一國兩制』,也不等於把『一國兩制』的概念模糊了。」

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

二是鞏固及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傳統優勢產業如金融、航運、旅遊、專業服務仍然非常重要,但是現在全球競爭非常厲害,所以要不斷提出新看法、新措施來鞏固提升香港的傳統產業。

她特別提到金融業,指金融業佔了香港本地生產總值17.7%,雖然聘用的人不算多,但這是很高質的服務業,也讓香港成為國家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又提到香港最近一個全球金融中心評級雖然還是在紐約和倫敦之後,但差距已經拉近了很多,希望通過更積極的作為,把香港金融業發展得更好。

她又憶述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曾向她說,香港數年前「失去」了阿里巴巴,因為阿里巴巴本來是來港上市,但要求保持「同股不同權」,而香港當時的上市條例並不允許,所以到美國上市,「馬雲先生說,你失去了阿里巴巴不重要,但是未來還會有更多阿里巴巴,你是不是每個都不要?」所以香港在今年4月推出新上市條例,容許「同股不同權」,而港交所在今年首10個月的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金額已經超過2,500億元,「我相信應該是全球第一吧。」

大力推動創新及科技

三是大力推動創新及科技。林鄭月娥強調,現屆特區政府推動創科發展不遺餘力,再加上習近平主席親自批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又給香港突破性政策,讓香港的大學科研機構能直接申請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計劃,對香港科創的未來充滿信心,「我們香港要是跟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深圳那麼高科技的城市能聯手,我們比其他高科技的城市都要有利。」

把握「帶路」灣區機遇

四是抓好「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機遇。林鄭月娥表示,無論是在今年4月份的博鰲亞洲論壇上,還是在最近的上海進博會,習近平主席都提出了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舉措,為香港帶來龐大機遇,尤其是在專業服務、營商環境、金融服務業等方面,很多的機遇都來自大灣區和「一帶一路」。

發揮自由經濟體作用

五是發揮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作用,助力國家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林鄭月娥說,面對現在有些國家提出保護主義,中央可以考慮多用香港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

她強調,特區政府會繼續採取積極作為的態度,也會更加努力擔當「促成者」、「推廣者」的角色,希望與各界合作,抓住國家機遇,為兩地人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港五招助力新時代改革開放

■ 保持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

■ 鞏固及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特別是金融服務業

■ 大力推動創新及科技

■ 抓好「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機遇

■ 發揮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作用,助力國家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

港澳角色關鍵 中央寄予厚望

(記者 海巖)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活動漸入高潮,中央層面舉行首個紀念活動,即是邀請港澳知名人士赴京座談及參觀,並將獲國家領導人會見和宴請。中央如此隆重安排,是對港澳在改革開放中充當關鍵角色的褒獎,也透露出中央的新考量,在改革開放新佈局中港澳仍被寄予厚望、擔當重任。

香港一直為內地改革開放出力,連接海內外的橋樑地位無可替代。開放之初,港商最先進入內地設廠,帶去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隨後外資透過香港蜂擁進入內地,香港至今穩坐外商在華直接投資者首位。加入WTO後,內地吸引外資策略從直接投資轉向在資本市場利用外資,香港再次發揮重要作用,開創性的設立H股制度,不僅為當時國企改造解困助力,中資亦通過香港走向世界。

當年,香港憑借毗鄰深圳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抓住先機,不僅在內地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自身也從中獲益,乘勢轉型,由製造業中心發展成為今日的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人均生產總值由約3,900美元增加到約4.6萬美元,增長超過10倍。而今,內地改革開放踏上新台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穩步推進,香港施展獨特所長迎來轉型升級新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標誌着國家對外開放進入新發展階段,這一階段以制度創新為主要特徵,突出表現為要素自由、標準對接、資質互認、民生合作、治理協同等,未來中央有意借助港澳與國際對接的制度體系,結合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探索新的包容性的現代化制度,香港再次被賦予重任。

搭國家快車 增發展空間

對於香港自身來說,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的制度創新,搭乘國家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快車,未來有望打開更多物理空間和發展空間,通過產業鏈融合,為香港產業注入活力。香港的金融服務業與深圳的高新技術、廣州的商貿、珠三角的製造業整合到一塊,將可能形成新的增長態勢。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