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熊君慧 實習記者 胡永愛)著名雕塑家隋建國近十年來的大型回顧展在OCAT深圳館拉開大幕。同展覽開幕前夕,隋建國在位於海上世界文化中心的巢美術館舉辦了講座《雕塑·媒介·身體》,此次講座由深圳市小燕畫院、深圳技術大學創意設計學院主辦。
隋建國,1956年生,山東青島人。1984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現為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教授。隋建國作為被譽為「在觀念主義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遠的中國雕塑家」,是中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
本展覽是隋建國自2008年以來最全面的階段性回顧,力圖全面梳理藝術家十年來的雕塑創作和觀念系統的轉變歷程。展覽由獨立策展人崔燦燦策劃,囊括藝術家以雕塑、文獻記錄、手稿、影像和紀錄片為形式的近百件作品。
作為國際舞台上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家之一,隋建國從2008年的《盲人摸象》系列開始,告別了現代主義雕塑和觀念藝術的傳統,進入了全新的思考語境。通過持續不斷、類型廣泛和數量眾多的實踐,藝術家建立了一套獨立的個人體系。此次展覽的標題「體系」即由此而來,它一方面指涉藝術家十年來所形成的創作體系的內在結構,作品之間豐富、多樣的思考軌跡;另一方面,它暗示著藝術家更為寬廣的歷史意識,重新評估和建立雕塑體系的雄心,展示其階段性的藝術實現。
在講座《雕塑·媒介·身體》上,隋建國回顧了他的創作歷程,在早期他的創作跟空間密不可分,常常是資方提出要求,他就根據空間創作,而等展覽結束,這個空間不在,他的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背景和對應關係。這樣的局面讓他不安,也讓他反思創作的方式。
「這個工作方式是跟自古以來的整個藝術系統相關。它不只是擺脫、對抗或者是只是有對應才能產生作品,他能不能獨立的產生跟整個藝術史的系統有關係。我能不能找到一個作為我個人的感性表達方式、表達系統來形成我的作品,而不只是你給我什麼,我才能給你什麼。你不給我什麼,我也自己還是知道我要做什麼。於是08年《盲人肖像》成為一個起點。」
「新的探索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盲人肖像》最早;後來做了各種實驗,我都叫做《盲者》,不需要眼睛、不需要視覺;最近幾年是《手跡》,意指手留下的痕跡。此次即將在OCAT呈現的大展,會清晰地將這三個探索階段的關係展示出來。」
雕塑家隋建國的「盲人肖像」系列作品在其創作序列中有著極為重要意義,提示一種不同於往常的當代雕塑觀念與手法。這件作品曾在太廟藝術館「時代肖像」大型展覽中作為「肖像」作品展出,引發出一系列討論和思考。在08年做完《盲人摸象》之後,隋建國似乎又陷入了一個黑暗的隧道。他嘗試閉上眼睛隨意捏塑,嘗試把以往接受過的知識、體系、訓練,全部丟掉,「隨便一捏」,捏出的作品大家都覺得好,「但是它到底意味著什麼,我應該怎樣持續這個東西?」隋建國開始焦慮這個問題。
「如果說閉上眼睛捏的時候,我的意識已經不指揮我的手了,也許我應該延著這個思路往下走,讓我的意識指揮不了我的手,指揮不了我的身體也可以.所以我只是本能地拳打腳踢,做各種動作,只要是我的意識,我的腦子不能控制我的動作都要試一試。」沿著這個思路下去,隋建國在14年才重新走回正軌。
2017年,隋建國在佩斯展覽的時候,開始創作《手跡》系列的作品,「捏的過程中我是為了做各種摸索,逮到什麼材料就捏什麼材料,拿一個石塊來我也捏,拿一個紙團也捏,橡皮泥或者是兒童用的紙黏土,有什麼我捏什麼,同時我也捏石膏,石膏把我手紋印的特別清楚,而且石膏甚至是握住它還不能動,你要動石膏就會碎,就能印下你的手紋,當你手捏著石膏不動的時候,它靜止的時候反而手紋出來了,跟泥團運動的狀態不同。」
隋建國相信,雕塑家的身體和重複性雕塑動作本身與完成後的雕塑作品同等重要,雕塑媒介就是雕塑家行為與動作的場域。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媒介,只要是雕塑家來了,他就是雕塑家身體活動、行為、動作的場域,可大可小,最終完成的作品則是雕塑家的身體與雕塑行為在場的重要。身體的痕跡留下來,主要是觸覺,當觸覺的細節特別小、特別細膩的時候需要通過放大的手段展現出來。把觸覺變為視覺。每一件作品都是雕塑家身體和行為在場的證明。
「在這個時候,我覺得跟表現主義不一樣,跟抽像表現主義不同,我覺得不只是作品重要,我的日復一日重複的行為、動作同重要的。因為只有雕塑家不停地重複、日復一日的行動,這個行動本身/行為本身會讓作品的目的性越來越小,趨向於零。『零度』狀態非常重要,這個時候藝術家的身體和行為的重要性就被體現出來了。所以我不是行為藝術家,我只是把身體作為媒介去行動,我是身體跟另外的媒介相碰、相觸完成作品,但是我的身體跟作品同樣重要。」
責任編輯: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