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張聰 朱燁)泰達集團董事長張秉軍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40年,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建設經濟開發區的成功經驗。他認為,作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抓手,借鑒中國發展成功經驗的境外經貿合作區所體現出的聚類、帶動效應,得到了越來越多「帶路」沿線各國的認可,並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張秉軍表示,隨著境外經貿園區建設的不斷發展,參與者們一直都在總結經驗教訓,尋找合作夥伴的和支持者,為下一步的發展做好規劃。他指出,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集團已總結出一套「泰達模式」,並以為基礎為埃及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了解中國文化、熟稔中國園區開發模式和具備境外園區操盤能力的屬地化人才,為泰達合作區的發展提供了持續支持。
張秉軍透露,除了經常舉辦各種培訓,泰達合作區還經常組織埃方優秀員工、管理者到中國參觀學習,通過直觀體驗提升本土員工的管理水平,增強服務理念,並提拔當地優秀員工成為園區高管。 截至目前,中埃泰達合作區員工的本土化率超過90%,已有埃方員工坐到了CEO、CFO的位置。
據了解,中埃泰達合作區已成為埃及綜合環境最優、投資密度最大、單位產出最高、中資企業聚集度最密的工業園區之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西電集團和泰山石膏等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在此集聚發展,為埃及帶來先進技術和管理的同時,填補了相關產業空白,助推了埃及工業化進程。其中,投資6億美元的巨石玻纖項目更是使埃及一舉成為世界第五大玻纖生產國。
責任編輯: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