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2億人住房條件改善 中國住房保障體系「跨台階」

2019-08-08

【文匯網訊】20餘年來,在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住房市場化不斷向前推進的同時,作為中國住房「雙軌制」的另一條「軌道」,面向城鎮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保障體系也實現了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的跨越式發展。中國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不僅為城鎮低收入家庭織就社會安全網,還解決了許多大城市中低收入「夾心層」的居住難題。

據中新社報道,官方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近5倍增長的背後,離不開住房保障體系的有力支撐。

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明顯緩解

今年61歲的袁正國是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四季城社區的居民。2017年5月,袁正國一家6口告別了「城中村」,入住一套105平方米的電梯公寓。袁正國表示,新居水、電、氣一應俱全,小區健身器材、地下車庫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周邊還有幼兒園和小學,「這種生活過去想都不敢想」。

讓他生活大變樣的是當地實施的棚戶區改造。袁正國曾經居住的地方是南充城區最大的「城中村」。由於距離養豬場僅300米,一年到頭臭氣熏天,蚊蟲孳生,「垃圾圍房」時常出現。這裡沒有路燈,沒有像樣的公路,沒有自來水和天然氣,民眾生活十分不便。2010年,順慶區政府統一規劃,將這一片區納入棚戶區改造,幾年後袁正國搬入新家。

與袁正國一樣,通過棚戶區改造徹底改變生活的例子不勝枚舉。截至2018年底,上億中國居民「出棚進樓」,住房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包括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在內,公租房(含廉租住房)、限價商品房、經濟適用房等多種保障性住房幫助近四分之一的中國城鎮居民改善了居住條件。

在重慶市,從鄉下進城務工的趙成剛2012年通過搖號配租住進了公租房小區裡,一家人結束了十幾年居無定所的生活。住進新房不久,趙成剛的兒子娶了媳婦、又有了孫子,現在孫子在公租房配套的幼兒園上學,趙成剛對新居讚不絕口。

數據顯示,自2008年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來,到2018年底,中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計開工約7000萬套,其中公租房(含廉租住房)1612萬套、經濟適用住房573萬套、限價商品住房282萬套、棚改安置住房4522萬套,還有累計近2200萬困難民眾領取了公租房補貼,合計幫助約2億困難民眾改善了住房條件,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政策體系日益完善

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規模建設、民眾居住水平不斷改善的背後是日益完善的政策體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自1994年住房保障的概念提出以來,中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就一直根據不同階段的居民要求,調整和改進政策支持方式。保障性住房與商品房市場的培育和發展一同進行。

王微指出,2007年中國住房保障體系全面起步。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啟動實施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其中第一項就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此後,保障性住房形式日漸豐富,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住房以及棚改安置住房等政策日益完善,自上而下的住房保障管理機構逐步健全,關鍵要素如公積金、財政收入、土地出讓金增值收益等向住房保障領域傾斜。王微指出,這是適應當時由於房價快速上漲,低收入城鎮居民住房困難明顯等情況的。

2013年起,國務院連續三年印發關於棚改的專門文件。2015年—2017年中國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內的各類棚戶區住房1800萬套。

當前,「房住不炒」成為房地產市場新定位。住房保障建設也進入新階段。王微表示,這一階段住房困難向大型城市快速集中,從城鎮居民向新市民轉移。與此同時,部分城市居民與政府共有產權房為代表的產權類探索出現;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類的保障力度加大。

隨著住房保障制度不斷完善,中國各地住房保障開始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不僅滿足「住有所居」,也向著滿足「安居宜居」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之袁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