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講真|回家吧 香港的孩子

2019-08-16

文/夏凡

每年八月底都會有好多新生著上綠袍,參加香港大學開學典禮。近日愈演愈烈的反修例風波影響之下,香港大學決定取消沿用20年的新人入學典禮,改為由十個學院自行安排新生活動。理工大學亦表示,今年不會舉行迎新禮,由各學院及學系為新生安排不同形式的迎新活動。

而另一方面,近年來大學學運活動活躍。現任港大學生會署理會長黃程鋒在去年的新生入學禮上發言,指學生要有造反的勇氣,引起各界非議。此外,更有多個中學組織正醞釀9月開學後的罷課行動,多個教育團體到政府總部情願,認為教育局無權反對學生參與罷課及參與機會的權利。

學校歷來是培養學識學問,塑造理性精神的重要場所,是純粹、自由、自主地追求真理的地方。而現今,各類社會運動已經無孔不入地侵入學校,甚至令學校成為運動的前線和大本營。大量宣傳標語鋪天蓋地,大量學習的時間、場地被激烈的社會活動所佔用,學校建立最初的功能和目的已經受到嚴重衝擊。

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對社會現象不滿,希望香港明天會更好的想法值得肯定,亦是學生關心社會、公民意識覺醒、極力想參與社會事務的表現。

而作為中學生、大學生,仍然是未成年人,或者處於剛剛成年的邊緣,受閱歷所限,對複雜的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國際關係等,未必有一個深層次、邏輯合理的認知同見地,對好多事物的理解尚流於表面,甚至偏激。情緒控制未成熟,性格未定型,因而容易受到同學、朋友的鼓動,人云亦云。

每一個成年人或多或少想起年少無知時的舉動,都會覺得有些是荒謬、可笑、難以理解甚至後悔的。參與社會事務,想改變未來,等孩子學會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認知,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想要什麼的時候,都未遲。起碼不會任人擺佈,成為靶子而不自知,造成終身遺憾。

作為父母,又有誰願意自己的下一代,不務正業,不溫書,不返工,在應該學習、奮鬥的年紀荒廢自己,只知道走上街,佔機場,喊口號,甚至參與違法暴力衝擊。有人因此受傷,甚至墮入法網,有可能前途盡毀。到時誰會賠償他,關心他?人生的道路是自己選擇的,只有父母會為你痛心,為你擔憂。

回家吧,香港的孩子,莫令「親者痛,仇者快」。

回家吧,香港的孩子,莫令以後的人生追悔莫及。

有示威者將「仇」寫成「愁」,「撤回」寫作「徹回」,「時代」寫作「時伐」,「牆」字半邊調轉,這樣的行為令好嚴肅的示威運動多了點可笑。讀多點書,或者真是好重要。寫錯字事小,做錯人事大。

孩子當然可以表達訴求,是否等他學會多角度認識社會,傾聽多方面的聲音,用理性眼光看待事件?學生當然可以改變未來,就憑自己的雙手努力工作,靠知識同能力創造價值、創造未來,為社會做更多切實同有意義的事,又何嘗不是一種途徑?世界很大,機會很多,希望在明天嘛。

回家吧,香港的孩子。你若光明,香港便不黑暗。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之袁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