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多家車企最近傳來倒閉信息,引來內地汽車行業風聲鶴唳。去年以來,我國汽車產銷遭遇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在汽車產業大浪淘沙的過程中,汽車製造業發達的華南地區,迎來了大灣區發展契機。隨着粵港澳三地的合作不斷深化,汽車製造業領域取得的成果也在不斷凸顯,三地汽車行業合作正在加深。在近日舉行第五屆廣州國際汽車零部件及售後市場展覽會上,在大灣區生產及銷售潤滑系統活化清洗劑的港商黃顯揚告訴記者,內地汽車產業和工藝技術發展一日千里,但在環保和高效領域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間。「港商在這方面國際化程度較高,在技術與市場上和大灣區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最新公布的9月中國汽車產銷最新數據進一步印證了汽車市場的下行,我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15個月同比下降。有業內人士認為,汽車產業進入「洗牌期」反映了市場趨向成熟理性。記者了解到,在大浪淘沙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車企透過增強自身實力、靈活調整市場策略,在市場競爭謀得生存。
轉型:汽車行業利潤正逐步從整車銷售向價值鏈後端轉移
「目前,中國汽車行業的利潤正逐步從整車銷售的價值鏈前端向價值鏈後端轉移。」在廣州國際汽車零部件及售後市場展覽會上,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立志表示,這反而對汽車產業的優化發展帶來機會,包括汽車零配件、汽車金融和出行服務在內的市場將持續旺盛增長。「我國在由汽車製造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過程中,對零部件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市場壓力,不少車企正通過提高零部件技術含量和靈活的銷售方式以圖生存。浙江德利眾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汽車底盤的大型企業。其銷售負責人劉正輝告訴記者,公司研發部門將開發性價比更高的新產品,同時提升後勤服務的範圍,站在客戶方思考問題。他表示,由於汽車前端銷售增長乏力,不少車企資金鏈緊張。「過去我們對訂單有硬性要求,比如過往購買汽車底盤最低要1000件起,現在我們一百個都可以出貨。量小的訂單可以緩解客戶的資金壓力。」
粵港澳三地廠商加強合作 灣區「有錢途」
香港汽車零部件工業協會永遠榮譽副會長兼司庫梁嘉平指出,過去粗獷發展的內地汽車行業進入淘汰期是必然過程,汽車廠商整合未必是壞事。整合可帶來新優勢,如資源集中,品質提升,同時減少惡性競爭。
佛山市南海元祥汽車空調配件有限公司負責人梁先生表示,公司近年正在擴大內地市場。「內地汽車市場現在從增量走入存量階段,行內部分企業傾向降價散貨,導致市場價格競爭更加激烈。」他說,面對國內市場,公司依然採用原廠磨具生產,並沒有採取標準化的模具,儘管後者可減低20%到30%的成本。「但相信提升技術,未來可以走得更遠。」
責任編輯: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