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評網6日刊發評論文章,指出:誰說「佔中」者不想退場?他們不過想體面退場而已! 文章最後評論道:「示威者如果真有誠意,退場並不需要平台,因為當前社會大眾都希望他們盡快離開曾經繁華的街道,他們只要收拾東西回家陪媽媽吃飯就好。」以下為文章原文:
香港「佔中」行動組織者越來越有「病急亂投醫」的范兒了。他們先是放風說,運動可以考慮轉型成罷工罷市和罷課,隨後鼓吹立法會泛民議員「五區總辭」以啟動變相「公投」,繼而「法律專家」戴耀廷聲稱政改方案通不過後特首應解散立法會重選,「學聯」負責人周永康等更揚言要在「亞太經合會議」期間上京請願云云。有人說,這幾招說明「佔中」者困獸猶鬥,不想退場。
其實這種觀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誰說「佔中」者不想退場?他們不過想體面退場而已!如今「佔中」搞得香港天怒人怨,成了過街老鼠,組織者仰仗的所謂民意正在無情流失,他們比誰都急。現在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如何退的問題。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退場機制,他們如何向自己的「廣場擁躉」交代?
說到腳底抹油,也有政治藝術在裡頭,總體來說可分上中下三策。上策自然是贏裡也贏面兒,特區政府答應他們的挾求,阻塞香港月餘的佔領者們「光輝撤離」。不過,這是用腳後跟想想都不可能的。中策首重自保,喊兩嗓子表表高姿態,讓自己能體面下台,同時叫價太高特區政府不應允,也可以把破局的責任賴到對方身上。這招可進可退,估計是頭頭們考慮的重點。下策自然是認輸又丟人,這是他們萬萬不能接受的。
稍微琢磨一下「佔中」頭頭們這幾招就不難發現,「公投」或者變相「公投」成了他們手中僅餘的遮羞布。他們唯一覺得可靠的是自己眼中所謂的民意。問題是,民意不是隨意定制的私房菜,180多萬人的反「佔中」簽名,意味著大概三分之一的香港成年人都站出來表態了,這能不能代表主流民意?他們挾持部分非主流民意叫價越來越高,等於堵死了跟特區政府第二輪對話的通道。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早就有言,香港的選舉和政治制度並無所謂「公投」的安排,任何打著「公投」名號進行的活動都是無法律約束力的。
當然,對於特區政府的表態和底線,「佔中」者們是清楚的。他們的「空頭支票」越開越大,自然還有更深的考量。不管這些建議是否有誠意和可行性,一旦此時此刻拋出去的球特區政府不接,就可以義憤填膺譴責一通,同時順勢把解決亂攤子的責任推到特區政府和建制派身上。趁焦點轉移之際,上演「金蟬脫殼」的戲碼,拍拍屁股走人去也。作為「佔中」發起者,戴耀廷近日就宣佈回大學教書,臨走之時不忘號召「公投」預埋「政治炸彈」,可謂深得其中之妙。
不過,拜一個多月的「民主教育」所賜,香港普通民眾的眼睛變雪亮了,花招也沒那麼容易矇混過關了。更何況,退場機制遲遲建立不起來,「佔中」者們也有內部各種山頭擺不平的難言之隱。有觀察認為,退場的阻力包括「佔中」背後金主和激進勢力。事情發展到今天,抗議派裡也是三教九流,彼此勾心鬥角。「佔中」如今成了泛民的負資產,反對派元老想體面下台,卻又受背後金主制肘;泛民第二梯隊又恐防「民主」光環和鋒芒被「學聯」搶了,不甘只淪為陪襯角色;「學聯」作為如今主力軍,也渴望在「佔中」夕陽前撈盡政治本錢,為未來投身政界鋪路;激進政團眼見機會千載難逢,為爭取知名度和曝光,執意騎劫並把「抗爭」升級。所以,「佔中」越拖越久,反對派手中的籌碼越來也少,最後不了了之,慘遭爛尾收場的命運。各種激情和政見,各色野心和算計,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說實話,示威者如果真有誠意,退場並不需要平台,因為當前社會大眾都希望他們盡快離開曾經繁華的街道,他們只要收拾東西回家陪媽媽吃飯就好。當然,始作俑者,還是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畢竟,香港曾經是以法治為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