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俞晝 杭州報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9日在首屆全球XIN公益大會上表示,公益與慈善的不同,慈善是給出自己的善心,而公益在於喚醒更多的善心,所以「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是做公益最好的辦法。
馬雲以日本地震與雲南地震的阿里捐款為例,他說,我記得日本地震那一年,中國雲南也發生了地震,我們公司決定捐款給日本三百萬人民幣,給中國雲南一百萬人民幣,因為日本可能受的災難更大一點。當時我們公司內部有了巨大的辯論和爭論,第一為什麼要給日本捐款,為什麼給日本捐的比中國多,所以公司內網爭論非常之凶。
「我跟同事們講,你捐是對的,你不捐也有理由,但是你自己不捐,讓別人不捐那是不對的。今天世界任何地方任何世界任何災區,不會因為你捐出去的一點點錢而發生變化,你捐了錢,你自己發生了變化;因為你發生了變化,世界才有可能發生了變化。捐款真正發生變化的不是災區,而是你自己。」馬雲坦言,這世界的病,你治不光,但是我們可以把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善意和善心給喚醒,這就是我們到處每年參加各種公益的初心,這也是我們今天舉辦這個公益的初心。
公益需要用商業的手法來做
馬雲認為,公益和慈善不同。慈善需要善心,公益除了善心,更要有善能,只有有能力,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好。我們一直堅信「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是做公益最好的辦法。公益需要錢,但是光有錢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公益和慈善還是有點差異,慈善在於給予,而公益是在於參與,是在於點點滴滴的行動。
政府考慮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為公平,科學家做事情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為準確,而企業家希望做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加有效。「所以,今天的公益,政府、專家、企業家都應該加入進來,因為這些能力合在一起就是巨大的善能。善能,就是我們應該一起來努力、一起組織起來,真正做到有結果、有效率。」
據介紹,自2010年起,阿里巴巴集團每年將營業收入的千分之三用於公益,2016財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款超過人民幣2.1億元。此外,2015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提出阿里人「每人每年最少三小時」參與公益行動的倡議。直至2016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員工累計的社會服務時間已經超過了13萬小時。
責任編輯:蘇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