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21世紀經濟報道,作為中國第一大油氣田,長慶油田一季度虧損達14億元人民幣,隨後在二季度迅速實現了扭虧為盈,截至8月份盈利超過23億,非常少見。除了油價反彈的因素,技術升級是其能夠迅速扭虧的主要原因。
作為中國第一大油氣田,長慶油田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如坐「過山車」。
今年一季度,中石油勘探板塊出現巨虧,作為中石油旗下第一大油氣田的長慶油田也不例外。長慶油田的經營數據顯示,公司一季度虧損14億元人民幣。不過隨著二季度油價回升,長慶油田短短三個月內就實現了扭虧為盈,上半年盈利2.35億元。
截至今年8月,長慶油田營收591億元人民幣,盈利23.72億元人民幣,上繳稅費77億元。與中國其他盈利的上游油田項目不同,長慶油田本身屬於極難進行效益開採的非常規油田,同時其天然氣業務佔整體營收的份額並不大。
從國際油價的變動上看,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油價約為39.6美元/桶,以此來計算,長慶油田的綜合單桶成本必須在30美元左右甚至低於30美元,才能在這樣的低油價下實現扭虧為盈。
從年初低位至今,國際油價已經持續反彈,近期穩定在每桶50美元以上。不過,長慶油田仍不敢掉以輕心。如果再次發生較大程度的油價下跌,不能排除長慶油田再度陷入虧損的可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九月底前往西安、銀川兩地,實地走訪了長慶油田及其子公司長慶油田采油三廠,試圖還原其扭虧為盈背後的真相。
技術升級
以世界主要產油國的綜合成本來看,沙特的8.99美元/桶的綜合成本最低。以單桶成本在30美元左右來計算,長慶油田的單桶成本比尼日利亞、巴西等主要產油國還低。
因缺少相關數據,記者無法比較目前國內各大油田之間的單桶成本差別。儘管如此,從最終的經營數據看,類似長慶油田這種在低油價下短時間內實現扭虧為盈的油田公司仍然鳳毛麟角。
值得注意的是,依據美國媒體此前的披露,頁岩油田的開採成本在近年來的資本驅動下驟降,從兩年前的接近40美元/桶下降到了現在的23.35美元/桶,下降幅度超過40%。而這一單桶成本下降的主要推動力,來自於開採技術的升級。
「長慶油田是在石頭縫裡邊把油擠出來,其儲油層岩石非常緻密,就像磨刀石一樣。」長慶油田開發處梅啟亮告訴記者,「國外專家並不認為這一區塊可以實現效益開採。」
作為非常規油氣田的長慶油田,其技術升級所帶來的成本優化效果巨大,也是能夠從低油價時期迅速扭虧的主要原因。今年年初,由長慶油田自主研發的特低滲透油田開採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長慶油田技術發展處處長趙勇告訴記者,通過多層次的技術進步,目前長慶油田已經可以實現勘探開發的一體化。「過去勘探和開採需要兩個隊伍,現在通過對技術的開發,已經可以實現兩者的一體化,一個隊伍上去就能完成勘探開發的全部過程,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他說。
而除了成本的下降,技術的升級也為長慶各個層面的油田開採做出了貢獻。「我們現在的勘探正在向外圍擴展,在六盤山以西有一片22萬平方公里的海相型盆地,正在用我們的技術增加可以實現效益開採的儲量。」他說。
而他認為,由技術帶來成本下降,進而實現有效益的開採,也是目前油田發展的方向。「北美地區就是這樣,通過不斷的技術升級降低成本,從而提升油田本身的市場競爭力。」他說。
而長慶油田本身的競爭力還不止於此,由於其儲油層緻密,油品性質以輕質原油為主。這類原油粘稠度低,雜質小,從下游煉油角度來講屬於高品質原油,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也相對偏高。
降本增效
在國際油價下跌的情況下,大量國際石油公司選擇通過裁員來節約人力和管理成本。以荷蘭皇家殼牌為例,2016年計劃全球裁員一萬人以應對低油價。
就在10月27日,中石油內部召開了視頻會議,推進虧損企業專項治理、「殭屍企業」處置及特困企業專項治理、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等三項專項工作。
其中,中國石油現在有礦區用工14多萬人,佔整體用工的十分之一。通過劃轉、輸出勞務和內部調劑這三種方式,落實14萬人的去留問題。
不過對於中國的國家石油公司來說,保證就業是其央企經濟責任以外的「社會責任」,通過裁員方式實現管理效率提升是不可能的選項。在這種情況下,將管理精細化成為了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的唯一可行選擇。
長慶油田子公司第三采油廠副廠長謝銀伍告訴記者,通過數項管理措施省錢,今年前八個月已經省下了接近6500萬元,而這些錢將用來補貼生產。
而其特色做法,就是搭建管控平台,基層生產單位有更大的權力處理其不同業務預算。包括運輸、電費、井下作業、人力等費用,彼此之間都可以進行互相調整。
「基層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輸或者電費等費用,就可以把這些費用的預算挪到工資上,提高了員工自覺降低生產成本的積極性,省的錢越多,發的工資也就越高。」 謝銀伍介紹。
另外,修井費也和熱洗費二者合一,降低市場化用工後的維護成本,同時,開展井區自主承包管理試點。「促進生產單位的自主管理,開展井站核算,這一試點正在進行,並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謝銀伍說。
自2008年以來,采油三廠就開始利用數字化和自動化的生產方式進行作業區的管理,通過數年的積累,目前采油三廠的井場有2100個,平均下來每個井場只需要1.5個人。同時,極大降低了用地規模,新型井場的產地面積不足過去的1/2。
「我們通過分析數據,治理了208口井,間歇性開採539口井,暫停一批低效井,讓整體成本迅速下降,從而實現扭虧為盈。」謝銀伍說。
保供壓力
2016年對於中國國家石油公司們來說並不好過。在原油價格下降的情況下,中國開始尋求大量的原油進口,同時減少了國內原油產量。
不過對於長慶油田而言,2016年的首要任務是保證產量基本不變,而並非減產。
今年9月份,中國原油產量同比下降了9.8%,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二大的產量同比降幅,而第一大產量同比下降出現在今年8月,達到9.9%,這也說明中國本土的原油產量今年正在加速下降。
這一下降也同樣體現在公司的報表中。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石化的上游勘探板塊虧損額高達308億元,其原油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58%。「原油價格的下降,給了中國的國家石油公司一個關停低效油田的機會,在此前,這些油田幾乎是在不計成本地運行。」一位油氣行業的分析師告訴記者。
不過,在中石油的規劃中,並沒有降低長慶油田產量的計劃。「我們去年是5000萬噸的油氣當量產量,僅石油就佔到了2400萬噸左右,而今年也要保證這個數字,為此我們也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長慶油田勘探部的劉顯陽說,「這就要求我們的產能必須要每年增加。」
因為油田在開採過程中會出現產量遞減的情況,而長慶油田每年的產量遞減率為10%-12%,所以對整體而言,保持油氣當量產量的必要措施就是不斷增加新的開採任務,以新增抵消衰退。
「在十三五期間,計劃新增的石油探明儲量12.5億噸,而為了維持產量穩定在年2317至2392萬噸之間,需要累積新建產能2220萬噸。」梅啟亮說,「在這種情況下,每年必須要新增420到450萬噸的產能。」
即便如此,新增產量的成本要求也非常嚴格。「對40美元/桶效益評價內部收益率達不到6%的區塊,不立項、不安排、不實施。」梅啟亮說,「保證新增項目的成本控制在40美元/桶以內,實現效益開發。」
保持效益開採的壓力不僅在開發部門,為了擴大探明儲量,勘探部門也同樣肩負著巨大的壓力。「今年長慶油田的勘探預算少了2億元,但我們仍然要保證新增3.65億噸的探明儲量,同時還要實現10%的成本控制。」劉顯陽說。
依據中石油集團的整體規劃,2016年中石油要實現新增探明儲量6億噸,按照長慶油田新增3.65億噸的計劃來看,佔據集團整體規劃的61%。「截至目前,3.65億噸的規劃已經完成70%,成本控制也可以基本實現。」他說。
從實現效益開發的角度講,長慶油田無論是產量還是規劃的探明儲量,都穩居全國第一的位置。
尚有空間
從長慶油田扭虧的過程看,其在去年就開始進行的各項措施保證了該廠能在短時間內實現扭虧為盈,但從長期看,尚有持續提升的空間。
首先就在於其市場化用工的規模。依據梅啟亮的說法,目前長慶油田的勘探開發隊伍全部是社會化招標,有一部分是民營隊伍,有一部分是中石油其他物探及油服公司的隊伍。
「去年油價下行以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所以公司鼓勵我們更多使用中石油自己的油服隊伍,實際上看中石油內部的隊伍在今年用得更多了。」梅啟亮表示,「不過我們的業務工作量大,同時降本增效的壓力也還在,所以維持了一部分民營隊伍的規模。」
國際油價下行首先衝擊的是石油公司的上游投資規模,而上游投資規模的縮減也必然影響到油服公司的業務。今年三季度,兩家上市的大型國有油服公司石化油服(600871.SH)和中海油服(601808.SH)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而這兩家公司都無一例外地依賴與母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
因此,為了讓旗下的油服公司減少虧損,鼓勵中石油油田多使用內部隊伍也成為了必要的措施。但是,國內相當一部分民營油服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技術實力相當不俗,通過靈活的機制使得他們在與國營油服公司的競爭中會取得一定優勢。
同時,因地跨陝甘寧蒙晉五省,地形複雜交通不便,使得井場的人力管理成本也難以下降。「無論在哪個地方,都會有非常猖獗的偷油現象,有些井場必須派人去值守護油。」謝銀伍告訴記者。
他向記者假設,如果這一問題得到解決,或許平均人數會從1.5人下降到1.2人,將人力成本進一步降低。
「我們必須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降低彼此之間因信息不對稱和溝通不暢造成的成本上升。」劉顯陽說。
責任編輯: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