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斯哲報道: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歷史科今日(14日)開考,其中一條必答題,問及考生是否同意「1900至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引起社會爭議。考評局在回覆本網查詢時竟然表示,「設題時無其他非學科考慮」。至於有關考評局員工於個人社交媒體發表歪曲歷史、仇警「播獨」的言論,考評局重申,所有員工在履行職務時均受本局各項相關的規則、程序、條例及政策約束,考評局會按相關的員工行為守則及規定作適當跟進。
考評局指,題目主要考核學生「恰當地選用及組織史料,以提出合乎邏輯和前後一致的論點」的能力。考生作答時,需使用相關資料及相關時期內的史事作答,別無其他非學科的考慮。與其他文憑試科目一樣,歷史科設有「審題委員會」,依據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與《評核大綱》,負責有關試題及評卷指引的制訂工作。此外,在擬題的不同階段,考評局設有既定機制檢查和校對試卷內容,以確保試題水平恰當。
考評局指出,「審題委員會」成員包括試卷主席、擬題員、審題員及本局評核發展經理。委員的背景有大學教授、具豐富教學經驗的中學教師及/或校長、課程及學科專家等。「審題委員會」成員不論個人背景與信念,均須依從考評局的既定機制,專業地按課程及評核的要求擬題,確保試卷能有效公平地評核考生。
教聯會副主席穆家駿表示,歷史科試題的說法,很難令人信服題目沒有傾向性。他指,若讓學生作答同意觀點,是引導學生做漢奸,考評局有責任重信檢視相關試題的合理性。教聯會亦發聲明,質疑題目的陳述,又聯繫到近日網上流傳考評局兩名職員在社交網站是歪曲歷史事實,令人懷疑考評局職員的政治立場,影響試題設置,要求教育局及考評局務必嚴肅跟進。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亦批評題目偏頗,有歪曲歷史之嫌,形容是為軍國主義試圖平反和塗脂抹粉,挑戰中國人良知的底線,要求教育局徹查有否考評局人員牽涉專業失德。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