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穗港澳簽署青年人才合作框架協議 看好大灣區發展機會

2018-05-22

【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創新青年人才廣州交流會22日在廣州舉行。來自會計金融、法律、信息技術和社工領域超過100名穗港澳三地青年參與交流。會上發佈了由香港明匯智庫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指數》調查研究,報告對超過1000名香港學生進行訪問,結果顯示,在廣東有求學、就業經歷的香港青年,對國家和大灣區的認知和態度更加正面。「經驗因素」對相關青年的國家認知和態度形成非常重要。香港明匯智庫顧問暨嘉華表示,讓香港青年對國家經濟層面的認知和對社會文明層面的認知趨於一致協調非常重要,因此要推動香港青年在內地成長、發展和形成一定的關係網絡。

香港明匯智庫顧問暨嘉華表示,讓香港青年對國家經濟層面的認知和對社會文明的認知趨於一致協調非常重要。

香港明匯智庫顧問暨嘉華表示,讓香港青年對國家經濟層面的認知和對社會文明的認知趨於一致協調非常重要。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創新青年人才廣州交流會22日在廣州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創新青年人才廣州交流會22日在廣州舉行。

香港青年在廣州參觀。

香港青年在廣州參觀。

明匯智庫顧問暨嘉華表示,香港在內地大企業崛起過程中一直有起到重要作用。他舉例稱,騰訊在初期因為缺乏資金,差一點60萬賣掉,後來得到香港資本投資,騰訊的高層管理人員很多都是香港專業人士。順豐快遞則學習了香港豐富的管理和服務經驗,拓展內地廣闊市場。大疆創新創始人,內地出生,來港求學,應用在香港所學,回到內地拓展市場。

至於一般香港年青人又該如何參與大灣區?暨嘉華表示,應該從最基礎的領域積累經驗,從培養歷練做起。然後港青可以依托內地政府和團系統等的支持,從發發揮香港的優勢,從小做起來,開展優勢互補的創業,尋找到「當地所需,香港所長」的結合點。

在廣東有求學、就業經歷港青對大灣區認同感更強

「當然,在具體融合當中必然會存在不少實際問題,如何有效、逐步解決將會是融合程度的關鍵所在。」他透露,去年明匯智庫聯同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對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的看法以及實際參與的現狀。結果顯示,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在就學、就業、創業存在部分問題,在廣東有求學、就業經歷的香港青年,對國家和大灣區的認知和態度更加正面。「經驗因素」對相關青年的國家認知和態度形成非常重要。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教授張光南也表示,香港青年人多關注成長、成才和成功三項內容。灣區經濟一般經理四個階段,包括港口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和創新經濟。「我們當下所處的大灣區,同時具備四個階段的所有元素。這對粵港澳三地青年來說都非常幸運。」

科創港青期望大灣區三地標準可統一

在香港安時利(中國)醫療有限公司工作的敖振銘表示,公司有項目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研發脊椎側彎的手術機器人,裡面需要金屬材料的植入。他說,在香港和澳門,一定要通過一種認證,通過測試才能進入人才。在香港和澳門,只需要醫生簽名和相關證明就可以進入市場。不過在內地,就要求更多種認證,「拿齊認證至少等三、四年時間,每一分每一秒對科創團隊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呼籲,大灣區發展在醫療領域能否認可香港標準。敖振銘又表示,大灣區在人才引進方面,可否試行讓港澳每週進入一次內地的短期模式,現時規定港人作為引進人才需要三分一時間在內地工作,很多人會畏懼「長時間」的承諾。

不僅香港青年希望融入大灣區,大灣區內企業也對港澳人才求賢若渴。廣東萬丈金數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李廷威分享稱,公司與香港中文大學有交流合作,每年均有實習生到公司實習。「但目前大灣區的交流還是偏零散,希望讓港青與內地企業的交流變得更為常規。」他表示,作為大數據金融公司,香港在金融上很多領先的地方,希望與香港專業人才保持密切聯繫。

香港明匯智庫研究助理賴家智表示,去年調查發現,香港有超過一半年輕人不瞭解大灣區情況。他表示,目前在大灣區政策宣傳上,會計、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的宣傳比較多,但針對IT信息技術領域的宣傳相對薄弱。他認識很多「技術宅」港青對到大灣區發展意興闌珊,希望可以有更針對專業領域的政策宣講。

港青在粵港澳大灣區的6大機遇

金融服務:粵港澳「共享金融市場,共推金融創新,共促金融改革」

專業服務:以香港專業服務,推動廣東製造「走出去」,培育廣東專業服務市場

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以香港教育培訓人才,推動廣東「製造業轉型」和「服務業升級」,提升廣東教育培訓水平

醫療健康:以港澳醫療管理效率,「發展廣東醫療保健檢產業,共享共建醫療資源,探索跨境醫保結算,推動廣東醫療改革」

高新科技:以香港科技應用創新模式,發展廣東先進製造和電子信息業,提高科技「產業轉化率」

創意文娛旅遊:以港澳文創多元優勢,粵港澳共同發展文創影視一體化,開發多元特色旅遊打造購物「免稅島」

責任編輯:麗莎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